艺术装置思考和择校思考
不要为了做艺术装置而做艺术装置,不要为了交互而做交互,如果你是从设计产品的角度出发,那你要想的是一个策略,它应该是有客观依据,有逻辑性的推理,而不是一堆交互模块堆叠而成的视觉艺术品。
在我的从业经历中,包括我留学准备的作品集里,都有相关的项目经历,所以我先用两个不同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一是技术点,二是结果呈现。
技术点来说,分软件和硬件层面,软件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建模软件 比如c4d,blender,二十游戏引擎,比如unity,UE,硬件也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aduino这类传感器模块,一种是kinect或者leapmotion这种现成的深度摄像头,硬件再往大层面拓展,可能是像服装、空间结构等等,那这时候你需要的材料就更多了,听起来非常多东西,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制作作品集的时候,一定在明确自己定位的时候去选择相应的软件,我们没有办法去精通每一款软件硬件,甚至怎么去组装,那就是回到最开始我说的,有客观理性的逻辑去找到技术点所需要的工具,再精准去攻破,这样才能有效率。
那在结果层面来说,我认为大家不要在这个阶段追求绝对的完美,反观有时候教授就喜欢看你的实验过程,你的迭代方式,这种才是真实的,你如何去挑战自己,找到突破口,这才是一个具有探索心的人应该被看到的东西,当然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我本身也非常支持同学们可以去深化,不乏有同学的作品质量在自媒体平台或者线下展览这些场合被观众赏识,也许通过这种方式也会让你未来有更多可能性,这也是我们在准备筹划的事情。
借此话题顺便聊聊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首先从我圈子资源的角度来说,
我身边有认识从这里毕业的同学,包括以前有和学校的人进行合作,有些成为艺术家,有些成为品牌主理人,包括很多很厉害的自媒体博主也在就读于这两所大学,他们对于美的事物确实非常有见解,这也是他们能够创意领域引人瞩目的原因,那具体艺术院校确实就读体验方面,我觉得去找就读的学长学姐是最直接的。
其实咱们应该把目光看的更远些,我知道RCA和UAL是大家非常热门的讨论话题,但是全球也不乏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学院,就比如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金匠。今年我也非常荣幸拿到金匠拓展实践的无条件offer,因为我本身雅思并没有过关嘛,我想说的一点是,金匠的面试真的是我觉得体验感最好的了,简单总结就是:交流感,很多面试其实是让人感觉有压力的,或者就是很结构化,但是在金史密斯学院拓展实践项目的面试中就感受到他们独特的个性在,甚至教授有时候都比你说得多,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向的交流,包括教授有时候就直接对着你的点去发散,他当时告诉我未来可以介入一些神经系统的测试,问我有没有兴趣继续把这些作品完善成人机交互游戏,要知道,如果教授没有认真去阅览你的作品集或者只是简单地走过场,他也不会说出这些想法。
那说了这么多,回归问题本身,值不值得这个问题,我觉得得先问问自己。
什么样的学习叫做有价值,如果你喜欢填鸭式教学,那肯定一点价值都没有,如果你想对于艺术、创意十分感兴趣,会自主思考,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那我觉得这所学校还是非常适合你去探索和实验的,所以平时有同学来问我们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都会先反问回去,得自己先了解自己,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你的个体空间,这个问题答案就出来了。